来源:发布日期:2025-05-29点击量:23
一、发展背景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经纪人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依托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的五级组织体系(中央、省、地、县、乡级协会),在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当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口增长、进口收缩”的特征,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181.6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4.1%,进口下降7.9%,贸易逆差收窄至1121.6亿美元。然而,行业仍面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高、品牌化程度低、供应链效率不足等挑战。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经纪人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依托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的五级组织体系(中央、省、地、县、乡级协会),在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当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口增长、进口收缩”的特征,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181.6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4.1%,进口下降7.9%,贸易逆差收窄至1121.6亿美元。然而,行业仍面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高、品牌化程度低、供应链效率不足等挑战。
(二)分阶段目标
(1)短期目标:完善组织架构,建立5个专业委员会(如RCEP服务、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发展1000家核心会员,举办3场国际展会,推动10个优势品类出口额增长20%。
(2)中期目标:主导制定3项国际认可的行业标准,培育50个国际知名品牌,建设10个海外仓,实现会员企业出口额年均增长15%。
(3)长期目标:成为全球农产品贸易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会员企业覆盖“一带一路”60%以上国家,推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突破4000亿美元。
三、核心发展策略
(一)政策对接与贸易便利化
(1)推动RCEP政策落地:建立RCEP政策服务中心,为会员提供原产地证书申请、关税减免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联合海关总署、商务部开展“6小时通关”试点,针对易腐农产品(如花卉、海鲜)优化物流流程,降低损耗率。推动中日、中韩农产品关税减让清单落地,重点扩大柑橘、西瓜、罗非鱼等优势品类对日韩出口。
(2)深化“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设立“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基金,支持会员企业在中亚、东南亚建设粮食仓储、加工基地(如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组织会员参与中欧班列“农产品专列”,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二)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
(1)国际展会与对接会: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进出口博览会”,邀请RCEP、“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参会,参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坚果大会模式,促成直接采购订单。建立“线上贸易平台”,整合全球供需信息,实现会员企业与海外买家的精准匹配。
(2)行业标准与认证:联合农业农村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制定《农产品进出口质量安全标准》,涵盖种植、加工、包装全链条,推动与国际标准(如ISO、HACCP)互认。设立“中国农产品国际认证补贴”,支持会员企业获取有机认证、GAP认证等国际资质。
(三)科技驱动与产业升级
(1)数字化转型:开发“智慧贸易系统”,集成市场分析、风险预警、跨境支付等功能,提升贸易决策效率。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信息全球共享,增强国际市场信任度。
(2)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设立“农产品进出口技术研究院”,研发冷链保鲜、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展“万名外贸人才培训计划”,联合高校、企业培养懂政策、通外语、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品牌建设与国际合作
(1)数字化转型:开发“智慧贸易系统”,集成市场分析、风险预警、跨境支付等功能,提升贸易决策效率。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信息全球共享,增强国际市场信任度。
(2)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作设立“农产品进出口技术研究院”,研发冷链保鲜、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展“万名外贸人才培训计划”,联合高校、企业培养懂政策、通外语、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设立分会理事会,由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组成,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完善会员分级管理制度,对核心会员提供“一对一”政策对接、融资支持等增值服务。
(二)资金保障
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农产品进出口发展基金”,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引入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金融”等产品。
(三)风险防控
建立“国际贸易风险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风险,为会员提供应对方案;成立“贸易争端调解中心”,协助会员应对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