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唐坚、张永昊发布日期:2025-06-11点击量:201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版图中,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措施。新郑市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已被确立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既是郑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与临空经济联动区,又是具有枣乡风情与文化特质的生态宜居示范区,此定位为新郑市农牧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立足新郑,放眼全球,将低空经济、超级供应链产业、城郊大仓基地民生应急保供国家战略、食品加工、国家级智慧物流运营中心、生态休闲农业、再生资源、国际贸易等多元领域紧密融合;开创了独特的“一产促二产,二产保一产,三产拉全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三产融合新标杆,推动郑州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新郑市农牧产业发展来看:近年来,新郑市农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规模来看,2024年新郑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23.6万吨,蔬菜瓜果总产量预计达23万吨,肉蛋奶总产量预计达4.6万吨,油料总产量预计达1.7万吨,体现出其在郑州农产品供应领域的重要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新郑市已形成以红枣、畜牧、粮油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和以蔬菜、杂粮杂果、花卉苗木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其中,红枣主要分布在薛店、孟庄等乡镇,花生等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薛店、龙王、八千等乡镇,优质小麦主要分布在观音寺、梨河等乡镇,畜牧养殖主要集中在薛店、梨河、观音寺等乡镇;此种区域化布局与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经济效益、规模优势等形成良性互动。从产业园区建设来看,目前新郑市已打造多个特色鲜明的农牧产业园区。比如,中原食品工业园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培育了以白象集团为龙头的粮油食品产业集群、以雏鹰农牧为龙头的肉制品产业集群、以好想你公司为龙头的红枣产业集群;此外,还有银发10万头商品猪生产园区、雏鹰15万头生猪出口创汇园区等畜牧业特色园区。
从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三产融合发展来看: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开创了独特的“一产促二产,二产保一产,三产拉全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犹如精密的齿轮组,使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咬合、协同运转。一产的粮蔬基地与生态养殖基地,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二产提供丰富且优质的原料。万亩粮蔬田产出的各类农产品,以及养殖基地中数以千万计的禽畜,是二产蓬勃发展的基石。二产的食品加工产业,像技艺精湛的工匠,将一产的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向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产业价值。比如,益生菌微生物肥生产厂为基地提供优质肥料,保障农作物和渔业的健康养殖。同时,二产的发展又反哺一产,推动一产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方向迈进。三产的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再生资源产业以及文化旅游等板块,宛如产业发展的润滑剂与助推器。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凭借先进的仓储、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让一产和二产的产品能够迅速、安全地抵达市场的各个角落;再生资源产业则专注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入,更是为整个产业园注入了活力与魅力,提升了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拉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三产融合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需从以下方面不断发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产业园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在产业园设立研发中心、试验示范基地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对农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着重支持精准农牧业、智能化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重视培养农牧业科技人才,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农牧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农牧业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农牧产业的科技水平。
在产业协同方面,产业园应深化推进农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农牧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农牧产业的多功能性。比如,产业园可以开发更多以乡村文化、农牧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造集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康养度假、科普教育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还应加强农牧产业与工业的协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牧产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市场拓展方面,产业园应加强市场调研,全面掌握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线下销售渠道以外,积极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模式,拓宽农牧产品销售范围。加大农牧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采取广告宣传、品牌营销等形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深化与国内外大型农牧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的合作,构建起稳定的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促进新郑市农牧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提高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的全球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产业园应制定完善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各类专业人才。加强高校合作,开设与农牧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定向培养适应三产融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农牧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农业企业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为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的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总而言之,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将为新郑市农牧产业发展和郑州农业现代化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其他地区的农牧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郑市现代化百亿级农牧产业园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农牧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标杆,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唐坚、张永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