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信息资讯
联通世界,服务三农,打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新通道

首页 / 信息资讯 / 协会动态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唐坚/文发布日期:2025-06-19点击量:554

(唐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路径研究)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对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有直接性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点所在。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对于加速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广大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农产品经纪人的组织化活动,能够将分散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提高农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及运行效率,推动农村市场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的主要形式

1.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农产品经纪人自愿发起成立的行业自律性组织,具有服务性、非营利性等特征。行业协会可以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服务,收集、整理农产品市场信息,涵盖政策法规、供需关系、价格走势等,及时传递给每个会员,有利于会员精准掌握市场动态,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同时,行业协会还可以组织各种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向农产品经纪人传授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其业务水平。在市场秩序方面,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准则与行业规范,规范会员的经营活动,避免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的公平性与稳定性。

2.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户与农产品经纪人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具有经济性、合作性等特征。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户的生产优势与农产品经纪人的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统筹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可以显著减少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利益分配方面,专业合作社采取按交易量返利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形式,切实保障成员利益;在品牌建设方面,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统一的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知名度。以山东寿光为例,蔬菜专业合作社安排成员统一种植蔬菜,采取标准化管理模式与生产技术,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相较于其他行业,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得到的政策支持略显不足。在税收优惠上,尽管针对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制定了具体的税收减免政策,但是减免幅度相对较小,无法有效减轻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的经济负担。在贷款融资上,农产品经纪人组织面临着贷款难度大、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因为大部分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的规模较小,资产相对有限,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金融机构出于对安全风险的考虑,对其采取严格的贷款申请审批流程,贷款额度较低。很多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由于资金匮乏,导致业务规模难以扩大。

2.组织化程度较低

当前,仍有少许农产品经纪人以个体形式开展业务,缺少有效的组织依靠。在个体经营形式下,各经纪人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方面,因为个体经纪人的实力弱、规模小,难以与大型企业或组织抗衡,在市场拓展、价格谈判等方面长期处在被动地位。与此同时,个体经纪人在信息获取、资金筹措、技术应用等领域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严重限制其业务的开展和提升。

3.经纪人自身素质问题

目前,部分农产品经纪人只接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使得其难以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无法精准掌握政策导向与市场动态,在市场竞争中通常处在劣势方。面对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缺少合理的分析及判断能力,盲目跟风,从而造成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有些农产品经纪人对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理解不到位,难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从而影响到业务的拓展以及组织化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路径

1.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为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从财政补贴来看,应设立专项支持资金,对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开展的项目提供补贴,如采购运输设备、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减少组织运营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结合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规模、业务数量等指标,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推动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发展壮大。对于在品牌建设、产品销售等方面表现优异的组织,给予一次性的资金奖励,以表彰其对乡村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税收优惠也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对于农产品经纪人组织销售的农产品,对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进行减免;减轻组织的税收压力,增强其盈利能力与发展活力。对于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进行的农产品初加工业务,免征相关税费,鼓励组织不断拓展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于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用于农业加工、生产和流通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特定比例的税收优惠,如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推动组织的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

2.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管理

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是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发展的根本前提。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组织规章制度,明确组织的目标、宗旨、职责以及运作流程等。以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为例,需要制定完善的章程,明确成员的义务和责任、入社和退社要求、利益分配、财务管理等内容,保证合作社的日常运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组织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可以采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所有重大事项都应由成员大会讨论决定,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防止发生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切实保障组织成员的根本利益。

3.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综合素质

开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大对农产品经纪人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邀请农业专家、法律专家、市场营销专家等,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培训。以市场营销知识培训为例,专家可以详细阐述市场调研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农产品经纪人学会如何精准掌握市场需求;系统讲解营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包括价格策略、产品定位、促销手段等,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的市场拓展能力。与此同时,强化职业技能认证也是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明确认证标准及程序,向满足要求的农产品经纪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应涉及农产品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内容,对农产品经纪人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通过职业技能认证,不但能够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的专业水平以及社会认可度,而且还可使农产品经纪人不断学习与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好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要求。


>